首页 > 资讯

儿童剧渐被市场遗忘 亟待更多优秀作品拍给孩子

来源:新京报 2023-06-01 10:08:08

近些年儿童剧数量、质量断崖式下跌,新京报记者专访从业者探讨市场发展


(资料图片)

优秀的儿童剧要拍给孩子,也要让更多人“看到”

曾经,儿童电视剧是70后、80后、90后一代青少年触达真实世界的重要窗口:《小龙人》教会你勇敢、坚强地面对人生;《家有儿女》让我们在父母之爱、手足之爱中养成自尊自信的独立人格;《快乐星球》《巴啦啦小魔仙》打开了从现实生活进入魔幻世界的入口,满足了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而如今,琳琅满目、日新月异的动画产品填满了孩子们的目光。在梦幻世界里遨游的浪漫,让深耕现实的表达似乎失去了审美土壤;儿童电视剧正逐渐被市场遗忘,成为“童年回忆”的专属名词。这个时代,到底还需要儿童电视剧吗?答案不言而喻。

1 儿童缺少适龄观看的内容

根据国家广电智库数据,2022年全国共发行国产电视动画片331部;已立项的重点网络动画片737部,通过登记并取得上线备案号的222部……一系列庞大的数字之下,是儿童内容市场的趋近饱和;动画产品对儿童时间的“抢夺战”愈演愈烈。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之下,儿童电视剧是否还有生存缝隙?

2018年,腾讯在线视频平台运营部少儿频道负责人厍寅斌通过调研发现,当下儿童对内容的需求和成人一样呈现多元化。他们期待更多的儿童电影、动画、短视频,其中也包括儿童真人电视剧。像充满幻想的低幼少儿,相对更偏爱梦幻的动画世界,但如今也有很多学前儿童喜欢看真人拆玩具、公主真人短剧等。而七岁以上的孩子,更是明显渴望接触真实的社会表达,了解世界的媒介也逐渐接近于成年人。

“真人剧的故事背景大多都是真实存在于孩子身边的,校园、邻里、亲情、友情……孩子们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比如有的孩子就会说,我们班就有一个米小圈,有李黎(《米小圈上学记》里的人物),那我是谁谁谁。另外,真人剧也会让孩子更相信这些故事是生活中会真实发生的。他可以从中映照到自我,相信自己也能像剧里的人物一样不断成长、进步。这是意识上的共鸣。”厍寅斌说。

另一方面,儿童对成人电视剧的过度关注,一定程度也佐证着其对真人剧的刚性需求。李楠观察到,当下由于缺少儿童适龄电视剧,当孩子们不想看动画片的时候,只能跟着家长看成人的剧综。这其中难免会接触到非适龄的内容和价值观。“并不是儿童不想看真人剧,而是市场没有提供适合他们的作品,一旦出现的话,这部分市场我相信还是有发展空间的。”

2 儿童剧更易融入复杂的话题

目前市场中的儿童电视剧通常为单集20分钟-30分钟,是一部常规动画片市场的2-3倍;加之,真人剧内容脱离了动画的梦幻铺垫,真实扎根于生活,其所能展开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儿童话题等等,比其他儿童内容更现实且直接,也更具深入探讨的空间。

例如《米小圈上学记》第一集就讲述米小圈遭遇了友情的“背叛”——当最好的朋友和其他同学成为了朋友,感觉自己好像被孤立了,应该怎么办?剧版《米小圈上学记》的导演赵聪认为,从表面上看“背叛”是独属于成年人世界的话题,但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会遭遇类似的困惑。“儿童剧相较其他形式,足够我们把故事结构做得更丰富,层次更多,把一些相对深刻的问题融入进去。我们也希望通过探讨这样的问题告诉小朋友,友情到底是什么,你遇到之后应当如何解决。”

真人剧《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导演英达也认为,动画片的假定性更强,而真人剧其本身的真实性,对情节语言的重视程度,都会让儿童话题“立起来”。他以很多小朋友都会提出的“我从哪里来”这个话题举例,“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咱们小时候家长都会说,是从垃圾箱里捡来的。现在也有小孩会问,男孩和女孩有什么区别?人死了之后会怎么样?那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正面回答,或者正确引导孩子关注这些生理、心理上的问题呢?在真人情景剧中,我们就可以有一部分涉及这些话题,而且是健康的、正面的、不违和的,不是我们编一些故事,而是真的能深入他们的生活,再反映一些社会问题、哲学问题。”

3 儿童电视剧更适合亲子共育

当下,中国孩子在对儿童内容进行选择时,家长担当的角色更多是“监督”“指导”,而非“陪伴”。一定程度上,相对符合成人观看习惯的儿童电视剧,更适合实现“亲子共赏”。

“我们希望家长能陪伴孩子看真人剧,同时儿童真人剧对家长也能产生帮助。”厍寅斌表示,外界总会说,成人要蹲下身子与孩子对话,但随着童心的逐渐丧失,家长很难真正站在孩子的视角考虑问题,所谓“蹲下身”也就成了形而上的“俯身”。比如《家有儿女》《米小圈上学记》等儿童电视剧中的成年人,很多都是在用宽容、宠溺的心态对待孩子的缺点,通过幽默的方式不断纠正和调整孩子的行为。

“真人剧其实也是拍给家长看的,希望用一种尽量巧妙的表达让家长意识到,孩子的小错误是可以被理解的;什么样的纠正方式是可取的……那么在亲子共赏的过程中,家长也会变得更理解孩子。”厍寅斌说。

未来

亟待更多作品给予市场信心

2021年,真人+动画作品《故宫里的大怪兽》系列进入市场。彼时,厍寅斌和团队对于儿童电视剧的表现都“心里没有底”,因此该剧只有三成是真人,其余七成仍由动画完成。但最终这部作品无论用户反馈还是客户层面,都获得了不错的效果。而两年后的今天,不少视频平台、影视制作公司都已经开始尝试涉足儿童电视剧创作。例如开心超人衍生真人剧《不是吧!我变成超人了》已于近日杀青;电视剧《三体》的出品公司灵河文化即将与腾讯视频合作真人剧《42号旅舍之外星来客》,优酷也将继续打造《蕃尼魔法少女》系列……

“我们现在所做的尝试,都是希望儿童电视剧能被更多行业内的人看到,证明这个品类是有市场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这样才会有更多创作者愿意给孩子写故事。未来,我们的孩子才能看到更多、更好的适合他们的电视作品。”厍寅斌表示。

【数据分析】

现象级儿童剧缺位久矣

中国儿童电视剧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末,中国电视剧的萌芽时期。曾有媒体报道,中央电视台(原北京电视台)在1960年至1966年期间,儿童电视剧的播出量占据全台电视剧播出量的近五成。随着电视机的普及以及电视行业的百花齐放,上世纪90年代末,市场曾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儿童电视剧。例如1990年播出的讲述老师与学生假期生活的《亲亲我,老师》;1992年播出的中国第一部神话儿童电视剧《小龙人》;1996年播出的现实主义儿童剧《三毛流浪记》等。其中《小龙人》更是在当年不断刷新收视纪录,主题曲《我是一条小青龙》直到现在也是无数中年人随口能哼唱起来的旋律。

而近二十年,虽然市场中也不乏《家有儿女》、《快乐星球》、《小戏骨》系列、《米小圈上学记》等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儿童电视剧,但在海量国产动画作品、多元少儿内容的强烈冲击下,儿童电视剧似乎正在悄然退出竞争中心,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呈现断崖式下跌的情况,现象级儿童电视剧已然绝迹。

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赫

上一篇

通讯!国内商品期市开盘涨跌不一,纯碱涨超4% 原油跌超2%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为你推荐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