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日美产业竞争力的逆转和再逆转?|当前报道
首先我想纠正一个不少人都持有的观点:日本90年代以后就不行了。
事实上,从相对的科技水平还有工业产品竞争的角度看,从90年代到2007年iPhone出世之前这15年左右,是日本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最辉煌的十多年。
2007年之前,除掉个别的工业产品,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整体科技实力和日本也是有很大差距的。包括我们现在一谈卡脖子就必然会提到的光刻机,从90年代一直到2000年之前,ASML和尼康相比也是有差距的。
(资料图)
日前,日本政府出台针对23种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出口管制措施。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坚决反对,认为这是对出口管制措施的滥用,是对自由贸易和国际经贸规则的严重背离。
不可否认,90年代尤其是2000年以后,日本在一些工业领域的确是相对退却了。比如说半导体产品中的DRAM,还有液晶产品、主要的家电都相对退却了,或者说在全世界市场的相对影响力下降了。退却之后,日本企业只能在产业链的上游,也就是材料还有高端设备上发力。我们不能说日本科技产业竞争力更强了,但是目前来看,日本在一些细分领域确实具有很强的科技竞争力。
一
总体来讲,90年代以后,从产品的角度看,日本还是有一些在全世界有影响力或者在日本首发的电子产品。比如锂电池的产业化,数码相机的产业化,LED的产业化,DVD的产业化都是日本在90年代实现的。光伏电池方面,日本在1999年成为全世界第一,一直保持到2006年左右。
日本的游戏机在90年代以后的30年里,也在全世界保持了很高的影响力。90年代IT革命风起云涌的时候,笔记本电脑领域日本企业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办公室用品领域,日本的复合机直到今天也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产品。
背后的原因很好理解。因为它的一些终端产品,比如家电、低端汽车,已经没有成本的优势。像日本纺织业早在80年代就没有优势了,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走高端路线。某种程度上,这是全球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日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在目前的舆论场中,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情感上对日的否定,另外是一种过分地肯定。我个人从产业和企业竞争的角度看,认为过去几十年,日本还是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的。日本从20年前人口就开始下降,在全球激烈竞争之下,日本能维持这个基本盘,我认为客观来说还是很厉害的。放眼全球,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维持住这种局面,这一点应该值得我们肯定和重视,也值得我们去思考背后的原因。
客观上,日本在制造业方面是继续往前走的。其实对于发达国家来讲,一些产业的退却或者海外的转移是正常的,所有国家都可以观察到。问题是本国的产业是不是有新的领域出现,本国的产业是不是能走上高端化和品牌化的路线。面对日本的挑战,美国换了赛道,因为美国原始创新的能力太强。
反过来,日本的科技产业虽然发达,但几乎所有电子产品的科学技术原理和初期产品基本上都在欧美诞生,主要是在美国诞生,日本一直只是一个追随者。只有电饭锅是日本发明的。
美国人发明了各种家电,质量却是日本企业出品的更好,或者说性价比更高。不仅是家电,其它行业日本也迅速超过了作为老师的美国。比如我们现在谈论最多的芯片企业,德州仪器公司是最早进入日本设厂的美国芯片企业,跟索尼合资。1979年,德州仪器的CEO在日本访问时就说过:我们很不理解一个事情,因为我们都是同样的TI的工厂,同样的设备、同样的要求,但日本工厂的良率就是要好于美国的兄弟工厂。
再举一个例子,50年代、60年代日本钢铁业的水平是不如美国的,川崎制铁当时去美国去学习先进技术,只去三天,日本人就认定日本一定会比美国干得更好。为什么可以肯定?因为他们看到美国底层劳动者是没有尊严的,只是被动做着被指示的工作。而日本基本上是相对平均的,工人们很有主动尽责的精神,会认真工作或者琢磨怎么弄得更好。
在这个背景下,日本的东西越做越精,越做越细,像变压器当中的高纯度硅钢,这个东西事实上是日本钢铁公司60年代从美国引入的。但不到三五年,它的质量就好于美国的钢铁公司了。后来美国公司反过来请教日本公司。这也是日本在日元不断升值的情形下,制造业没有被打垮的原因所在,因为日本东西的性价比做到了极致,竞争力、耐用性太强了。日本的工程师和一线蓝领工人的平均水平或者对公司的热爱程度,比美国的平均水平高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
为什么能做到这一步?当然,原因是很多的。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答案。我觉得有两个因素比较重要,一个是日本重要资源能源的匮乏。无论什么国家的现代工业制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越来越精密和节能。日本由于没有石油和铁矿石等自然资源,最开始就必须走节能的道路。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之后,日本模式受到全世界瞩目。另外一个原因,我认为是战后的终身雇佣体系。终身雇佣制为什么对制造业非常重要?
有两个因素,第一个是你一辈子就干这一件事或者是干一个行业,你的技术积累肯定是很多的。第二个,终身雇佣制意味着大家的协作、沟通更顺畅。为什么?你在一个单位干一辈子,你跟周围其他部门、同事是不是都能够熟悉。而且最重要的是,技术传承相对顺畅,虽然效率很低,但肯定很顺畅。
中国有句话叫“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在日本企业你是不用担心的,因为你即使教会了徒弟,徒弟事实上跟你水平差不多,公司也不会排挤你走,工资也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的,不会因为徒弟跟你技术水平差不多,他的工资就随便上去,他也上不去,因为他要随着年限增长而增长的,你不用担心。
当然,我也知道目前很多人都认为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度”是日本经济低迷的原因之一。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一个制度,不可能在所有时代和所有领域都发挥作用,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互联网行业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度就不太适合。客观讲,美国硅谷的发展有一些其它国家不具备的条件,比如全世界高端人才的不断流入,发达的资本市场等因素。也不是雇佣制度一个因素决定的。
再举一个佐证的例子,目前我们所有人对芯片行业都很关注。在半导体产业的上游,有三个领域,一个是设计软件EDA,一个是半导体制造设备,一个半导体原材料。设计软件美国遥遥领先。半导体制造设备美国日本欧洲三分天下。半导体原材料领域,整体上看日本市场份额全球第一,遥遥领先。
但是我在这里告诉大家,日本的半导体原材料企业和这些设备生产企业,目前基本上还是终身雇佣制度。如果说“终身雇佣制度”在今天严重影响日本创新的话,那么就不能解释日本的半导体材料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今天EUV光刻胶也只有日本的东京应化和JSR两家公司向全世界提供。EUV光刻机如果没有EUV光刻胶也不能开展生产。或许可以导入另外一个概念,也就是破坏性创新和改良性创新。美国更擅长破坏性创新。而在改良性创新方面,过去几十年日本依然展示了充分的实力。
我这里还想提供一个视角,企业和产业的发展需要三种人,也就是科学家,工程师,工厂的技术工人。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这三种人才的日美的相对情况。科学家的话,美国的数量和质量好于日本。工程师的话,日美的水平差不多。但是工厂或者一线技术工人,日本的质量可能好于美国。
这个人才构成的差异,我个人认为是造成战后日本和美国产业发展重要因素。在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发挥重要作用的制造行业,大部分领域日本都赶上了欧美国家。熟悉日本企业管理的朋友都应该知道一个词:“现场主义”。某种程度上,这个词反映了对日本对制造和生产一线的整体的重视和倾斜,或者说日本企业管理的某个特色。
日美医药行业情况的对比,也可以佐证上面这个观点。在医药行业,研发人员的质量是决定性的,工厂的工程师和操作工人的作用是次要的。80年代以后,日本的医药企业也开始登上国际的舞台,但是并没有像电子产业和汽车产业那样对欧美企业形成明显的威胁。80年代以后的30多年里,日美制药企业的综合实力的差距并没有变大,也没有变小。我个人认为,这个是因为原创性的基础能力方面,日美之间并没有发生变化。
三
日本的路线后来为什么走不通了呢?准确说日本原来的做法为什么不能发挥更大威力了呢?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日本经济平成时代长期低迷的原因之一,原因就在于互联网出现了。
从90年代互联网兴起,到2007年iPhone时刻,再到特斯拉、AlphaGo和今天Chat-GPT的出现,软件变得越来越重要,以美国为主导,全世界的技术竞争格局和产业竞争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我认为这是一个“软件定义一切”的时代。比如在1980年之前,汽车是一个纯粹机械制品,但是80年代以后到2020年之间,这是个机械+电子制品,但2020年之后,汽车正在变成一个软硬结合的软件制品,软件在汽车安全、汽车舒适性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对日本企业而言,我靠质量优势、物美价廉的优势、靠国际供应链来保证我的利益。但美国企业在日本企业的打压下,被迫走了另外一条道路,这当然也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摸索出来而不是规划出来的一条路。
日本过去所有成功的制造业有一个共同的成功路径。这个路径也是明治维新之后在日本追赶欧美的过程中普遍能够观察到的,包括非制造业。那就是第一步,导入欧美的技术。
第二步,消化外来的技术,进行国内生产,开展进口替代。
第三步,利用日本的成本优势出口欧美,一部分产品利用技术优势出口到非欧美国家。
第四步,日本已经富裕,企业有充分的竞争力。日本不再具有成本方面的优势,而具有了技术和品牌的优势。日本企业在欧美或者不发达国家设立工厂,出口到其它国家,占领当地市场。
但是90年代以后,这个路径走不通了。主要是日本内外的环境和技术竞争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主要的是互联网的出现和中国的崛起。
比如手机产业的竞争,苹果公司的战略选择是搭建一套生态,其中OS系统是最重要的,然后在OS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全球制造业供应链打造出硬件,这种软件+硬件兼顾的做法,是日本企业从来没有见识过的。
特斯拉也是这个路子,不过特斯拉会更难一些,为什么会更难?因为汽车比单纯的手机产品复杂很多。一个苹果手机的功能在汽车上也就是前面一个面板的、显示器的功能,但特斯拉不管怎么说,重新定义了汽车,它的设计、电池、一体压铸等等都很重要,但是特斯拉一整套软件系统和生态系统更加重要。
我记得英伟达的CEO黄仁勋说过一句很高明的话,“以后汽车行业的利润只来自软件”。作为芯片行业大佬,黄仁勋界定了汽车也是个软件产品这个现象,而这也道出了日本企业现在面临的巨大压力。我个人是非常认同黄仁勋的判断的。
我看过的材料中,有人介绍一个高端汽车上面安装的软件的数量超过3000万行。我也在其它资料中看到,美国F35战机上的软件的总行数也就是500万行左右。将来如果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一辆汽车上面安装的软件的行数会超过一亿行,也就是说汽车是个软件产品。
很多人认为,日本金融和科技公司在80、90年代迫于美国压力,各种公司被打得稀里哗啦。但当时的日本企业界,其实是很不以为然的。1992年左右的时候,日本政府曾经考虑要不要救市。日本企业界是很自豪的,认为我根本没事,能扛过去。大家都知道80年代末,日本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泡沫。
我的观点是,这个经济泡沫,一半是泡沫,一半是对日本制造业实力的肯定,不是泡沫。80年代末的日本制造业,从工业制品高效、廉价制造方面,在工业产品质量保证方面,其能力在一些领域超过了欧美企业。
但“冷战”结束带来了互联网大量普及的外部环境,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软件发展加上全球硬件供应链的组合,让美国重新将产业主导权给夺回去了。这种产业竞争格局上的根本改变,是日本现在面临的比90年代更难的一种挑战。可以说,如果美国没有互联网的蓬勃崛起,那么90年代的泡沫经济对日本只是个皮外伤,三五年之后,日本企业还可以继续崛起、日本的制造业实力还会继续提升。
互联网的崛起,让日本强大的制造能力的价值相对下降。之所以说相对下降,是因为硬件依然是很重要的。互联网普及之前,硬件是一切。互联网普及之后,硬件是产品和服务价值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是软件或者内容。
四
关于iPhone这样的产品为什么没有诞生在电子强国的日本?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有兴趣。我记得日本好像还出版过类似题目的书籍。我在这里提供一个观察的视角,那就是企业和产业的惯性的问题。
从1980年代开始,硅谷的科技公司在全球不断扩张其影响力,帮助美国成功压制了来自欧洲、日本科技企业的挑战
客观地讲,第一代苹果手机诞生的时候,除掉其OS系统,从硬件的产品和硬件的技术来看,日本全部都有,或者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过。但是,日本企业是打造不出iPhone的,因为日本企业的整体都是在自己既有产品路线和技术路线上走。即使有人提出类似的产品构想,估计在日本企业也胎死腹中。当然,这也是很多人认为终身雇佣制度妨碍了日本的创新的根据之一。
所以这也是美国的厉害之处,经过几十年的缠斗,美国企业被逼出了一条新路。几十年的积累,重新播种、重新开花、重新结果,重新夺回了一些产业的主导权。我认为这是需要我们关注的,我们现在这几年中国也有一些进步与发展,好多人沾沾自喜或者觉得我们很厉害,或者觉得别的国家就不行了。
我想要说的是,国家和国家的产业竞争和技术竞争是长期的。一个国家产业的发展你要有20年、30年的时间去判断,千万不要因为取得一点成果就觉得怎么样。今天人家输给你,不代表10年后、20年后人家就依然输给你,或者说不能从其它产业上赶超。
今天我们中国在很多产业上的核心技术方面,是不如美日欧韩等发达国家的,我们也应该有充分的信心,戒骄戒躁去赶超。美国对日本一个国家的打压,也并不是所有领域都是成功的。一个国家的产业的发展是需要遵从产业规律,发挥企业家的作用的。我个人认为,只要我们再踏踏实实干上10年,高科技领域的一半以上的问题,所谓的“卡脖子”的大部分领域我们都能够解决。